泛媒介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变革?来自8位中外专家的答卷|聚焦院长论坛
10月13日,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会议暨2018中国传播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来自国内外的多位专家聚集一堂,讨论如何在万物互联和泛媒介时代的背景下,推动全球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会共同发起。
RUC新闻坊记者在论坛现场采访了多位院长、专家,为读者们收集他们对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精彩观点。
(以下按照专家的姓氏首字母/拼音排序)
胡百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会副会长,教授
发言题目
敞开的学科主体性
胡百精教授在发言中提出,在大时代的变革之下,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应实现对内专业融通,对外跨学科、跨界、跨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按学生的自主选择进行人才个性化培养,除此之外还要着眼于培养人的高贵的心智,培养人的美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过去一年中努力将此构想变为现实,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建成。从去年起,本科生入学后不再选择新闻学、广告学等这些传统专业,不再进行专业细分,学科内部的专业壁垒得以打通。学院还推出数字化和国际化的未来传播学堂和学术拔尖人才计划,后者是从本科学生当中遴选学术的小火苗,建立贯通本硕博连读的机制,让他们成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带头人。同时,人大新闻学院还在筹办面向本科的全英文国际新闻传播教学,以及与商学院共建的战略传播课程包。
黄煜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
香港数码媒体发展趋势及对新闻教育影响
黄教授表示香港浸会大学即将发布第一个香港数码媒体发展报告,项目历时半年,从市场受众、内容生产、商业运营与技术平台四个方面探讨香港媒体业在数字化转型上的发展。
调查结果与欧洲地区非常相似。调查结论主要包括:香港传统媒体的数字转型进展比较慢;不少媒体都缺乏长远的数字媒体的发展战略;媒体对新技术的态度采纳主要趋于保守;大多数媒体仍依赖传统广告;香港的高校、传媒院系比较积极,可协助媒体进行数字转型。
采访内容
1
我们了解到,香港浸会大学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了调整,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传媒信息技术,目前这些举措推行情况如何?
答:我们大概两年以前就筹备开设一个大数据与媒介传播的课程,这是跟计算机系合办的,去年开始正式推出。它是一个本科的专修课程,要学很多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新闻传媒的知识,招收的是计算机理工科的学生和新闻学院的新闻系的学生,大概每年招20个吧,现在发展很良好。
从今年开始我们在筹备一个人工智能和数码媒体的理学硕士项目,希望在明年的9月1号就可以正式启动,大概是一个硕士课程,需要学9门课,它的名字就叫人工智能和数码媒体,处在最前沿的基础上。
2
这个班级由一部分理工科学生和一部分文科学生组成,他们之间能否相互适应还是表现各有优势?
答:现在其实刚刚开始,应该说你的预测是对的,各有优势。理工科学生就多学点文科的,文科的学生多学点理科的,本来就是这么构想的。
3
您认为什么是新闻教育中不变的重点?
答:人文价值、追求真相和真理。技术发展使得怎么追求和追求过程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说我们可以更快、制作的方式更多元一点,这是两者最重要的关系。人文价值、追求真相和真理是一个主要的核心。
4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新闻学的学生提出哪些具体的要求?
答: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多学一点理工科的、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以便适应未来的传播学科的需要,不然以后出去完全不懂新闻传播的制作、也无法引导新闻传播的内容走向受众。
玛利亚·莱恩-里奥斯 (María E. Len-Ríos)
佐治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副院长,公共关系研究教授
发言题目
应对持续性变革-面向未来的技术发展与课程设计
佐治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获美国电视广播新闻制作方面的最高奖项。面对迅速变化的新闻场景,该学院不断思考如何跟进技术发展,使技术更好地为新闻服务,在课程设计、培训项目上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考虑到技术成本,里奥斯直接点出“We don’t invest in technology, we invest in training(我们不投资设备,而是投资在学生培训上)”,因为设备变得太快,掌握相应技能才是可持续性的竞争力。佐治亚大学试图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培训项目使之能用最新的多媒体技术报道新闻,例如:
移动新闻源项目:学生通过该项目学习如何使用移动技术报道新闻,例如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拍照录影,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如何使用VR技术进行影片制作等。
无人机峰会:与著名媒体机构CNN AIR、特纳娱乐、天气频道等合作共同召开,旨在让学生、教师与行业合作者联系起来,使用无人机技术作为新闻报道手段。
莱恩-里奥斯教授在接受RUC新闻坊采访时表示,在这些举措的推行过程中,学院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当今快速的技术更迭要求我们对未来技术的发展有预见性,了解未来媒体行业对学生技术层面上的要求,从而在策略上决定在哪些领域进行投资。
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向资深的媒体从业人员征求关于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建议,同时建立校友网络,与往届毕业生一年进行两次会面,及时向他们了解业界对学生的要求,据此不断修改、更新发展策略。这些举措也取得了实际的成效,学院98%的学生毕业后在媒体行业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最后她提出,不管技术如何变化,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而言,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能依然是能从海量的信息中发掘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坚守新闻人的理念,为受众呈现高质量的新闻故事。
强月新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
实践教学三问
强院长首先谈到为什么要重视实践教学。整个新闻传播学科都属于应用型学科,实践环节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第二,在过去,我们对实践教学,特别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有所忽视的。第三,现在的传媒技术发展实际上强化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接下来他提出实践教学的三个问题:外延与内涵、规范与创新、共性与个性。他认为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内涵有所不同,从学科来看,文科谈实践教学更多,理工科谈实验教学更多。随着技术越来越多的介入新闻学,我们的新闻传播教学也更多地使用“实验教学”这个概念。在新闻学科,还很少有成系统的实验教学教程,如果我们承认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实践教学的考核和管理,也应该有一套方法和标准,不一定都采用闭卷考试或写文章。我们需要在有规范的基础上创新。最后,他认为各个学校的实验教学之间共性的东西比较多,但还缺少个性。
采访环节
1
能否介绍一下在技术变革下,武汉大学新闻学院都有哪些改革创新?这些举措推行情况如何?
答: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我们既要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化,但是又要保证我们原有的底蕴。所以我们现在提出一个口号,在会上没有讲,叫做“小步快走”,这是应对新技术挑战的一个具体的做法。所谓“小步”,是指我们的步子不能迈大了,我们新闻传播有自身的传统,比如说专业主义;“快走”则说明技术的冲击确实很大,需要我们快速应对。“小步”保证专家型,“快走”保证全媒型,这是总书记提出来的新闻人才的培养要求。
“小步快走”体现在我们课程设置上,不管什么专业,都要学习“全媒体报道”“数据新闻”这样适应新媒体传播的课程。另外还有一些传统的课程,比如采写编评,现在还不能变,但是它的内容和教学方式要更新。同时,要注重学生实践,现在每一个专业都有很齐全的综合实验室。
2
目前我国有681所高校开设新闻与传播类七项本科专业教学点共1244个。您认为不同的大学应该怎么打造出有差异的传媒教育?可以举一下武汉大学的例子吗?
答:这其实就是一个差异化的人才培养,就像我们分众化的传播一样。这里所说的个性主要根据你的学科特性、学校的传统、包括人才培养的定位。对于武汉大学来说,它的学科比较齐全,人文底蕴深厚,我们要培养有思想、负责任的人才,这是我们的一个办学理念。
除此之外,个性还体现在学校所在的区域、所适应的行业,比如说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体育学院办的新闻教育都应该有所不同。
汤姆·赖克特(Tom Reichert)
南卡罗来纳大学信息和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
数字技术对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影响及其应对
汤姆·赖克特教授介绍了南卡罗来纳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的基本情况,他们拥有两个分院: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信息科学学院,下设信息科学专业。此外,他们还有一所比较有特色的图书馆。他认为15年前,这两个学院几乎没有任何的共同性,但现在他们将图书馆和信息科学与大众传播、新闻教育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据科学信息教育。
他们非常密切地关注行业动态,经常邀请全球各地的从业者来到校园里聚集在一起讨论领域内的新鲜项目、接下来要发生什么或面临怎样的挑战。各类前沿技术,比如AR/VR、人工智能、区块链,是他们最近讨论的热门话题。他们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校外的活动,如戛纳国际创意节、西南偏南电影节。
为了让学生更加适应社交时代,从行业的角度来解析社交媒体数据,他们花费25万美元建立了一个名叫“卡罗来纳中心”的实验室,可以很方便获取社交媒体上的经济、健康、金融数据。
赖克特教授在采访中介绍,在实验室的筹备中,已经有4-5位非新闻专业出身的杰出教师加入,他们一直工作在图书馆和数据科学领域内,非常擅长建立和分析数据,这恰恰是学生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同时这些教师们对传媒行业非常有兴趣,这个项目能很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是一个产生协同作用的好机会。这个实验室将于明年1月正式开放。
(来源:南卡罗来纳大学的“卡罗来纳中心”)
史安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
新全球化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路径重构
史安斌教授强调我们已经进入新全球化时代,更多地提倡不同地区人们的交流和对话。从全球传媒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到,过去的国际传播实际上是两国传播,英国和美国的媒体占到多数,以往的全球化更多的是一种“化全球”。我们应该看到他国崛起已经成为现实。俄罗斯、阿拉伯等国媒体,成为国际媒体非常重要的声音。
中国已经是全球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力量。因此我们需要把眼光从原来的“向西看”变成“向东看”,从“向北看”到“向南看”,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真正实现传播秩序的重构。
史安斌教授还展示了南非媒体的一项调查结果,调查对全球媒体进行中立性的评估,意外地发现最中立的媒体不是《纽约时报》,也不是福克斯,而是中国媒体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系中央电视台已筹备的新国际传播机构——编者注)。所以中国媒体提供的一些理念和内容,已经对其它国家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史安斌教授提出,在新全球化时代,要从三个方面来重构新闻传播教育:第一是要从目前的技能培训中心提升为媒体创新和战略传播的新增长点;二是要去西方化,以“一带一路”为机遇,联合西方以外的其它国家重构一个新的不同以往的传播教育体系。最后我们应该通过新闻传播教育培养出具备全球胜任力和跨文化传播沟通能力的人。
在和RUC新闻坊记者的交流中,史教授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新全球化背景下的改革举措。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第一个开启全球财经新闻全英语硕士研究生项目的学院。学院现有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其中第三世界国家的学生比例在不断上升。外籍教师团队更加国际化,海归老师的留学背景也更多元化。史教授说他们在有意识地纠正之前以西方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丝路研修计划,让学生多到其它(Rest而非West)国家交流学习,比如去巴西,南非,卡塔尔等国家体验半个月的浸入式教育,与当地学生在一起,促进和当地人民的交流。学院希望50%以上的本科生、80%以上的硕士生、100%的博士生都能参与到国外交流中。
拉勒米·泰勒 (Laramie Taylor)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传播学系主任,副教授
发言题目
泛媒体化媒介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泰勒教授在演讲开头即提出“很多新闻学的学生并不会成为记者”,因此新闻教育者不仅要培养内容生产者,也有责任去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成为优秀的媒介消费者(We need to prepare content consumers as well as content producers)。
但在泛媒体化时代,仅像过去一样让学生通过了解媒体的形式和历史来提升媒介素养是不够的。首先,现在我们所获取的一些信息内容往往是相冲突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学会评估信息的质量,从多个来源对获取信息进行对照。
其次,当今时代巨大的信息增量也要求培养学生的数据研究能力,使之学会运用大数据、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新闻报道。
在接受RUC新闻坊采访时,泰勒教授提到,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传播学系也在实际中践行了这种理念,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创新。他们要求每位学生修一门计算机科学课程,了解编程知识,尤其是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技术。他们有一系列课程教学生使用网页编写、网络分析、网络爬虫等技术,培养学生自己成为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的专家。
在此过程中,学院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教学专业人才的不足。目前教学团队需要引进更多的专家,以更专业和全新的视角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这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是对传统新闻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针对泛媒体化时代新闻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泰勒教授最后补充到,学生除了应具备独立接触、整合、分析数据的能力之外,最重要的依然是批判性思维的建立。
张昆
华中科技大学领军学者、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
解读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华科大模式”
2017年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被评为A档,与复旦大学并列,位居全国高校第三。华科新闻传播学科的飞速发展与其在管理制度、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上的创新密不可分,“华科大模式”对其他新闻院校有很多借鉴意义。
张昆教授在发言中概括了“华科大模式”的四层内涵:自主办学,教授治院;以人为本,教学相长;文工交叉,应用见长;物质强基,文化铸魂。
面对技术革新对新闻教育带来的挑战,张教授在采访中表示,学院主要在“老师”和“物”两方面做出改进,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鼓励老师更新知识结构,努力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还要及时更新技术和设备以适应行业发展态势。在人才培养上,华科大利用校内丰富的工科资源,使之服务于传媒所需的人才培养,重视复合型人才建设。
本期编辑:肖鳕桐、赵峥宇、高铢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本文来源:人大新闻系